close

 

每次自助怎麼都在找交通工具?

 

這次是入住有提供專車的麗都酒店,明明是香港站的L2搭車,硬是又繞去中環站的L2再回頭,只能說找車事件永遠有難度啊!

 

 

懷念小吃總是會遇上意外而撲空

 

本來想再去吃一次滿記甜品,沒想到灣仔跟銅鑼灣的店都永久停業了。Google.hkgoogle.com還是有差別的。所以,就只好預計在澳門吃的義順在銅鑼灣吃,經典的或是招牌的東西果然還是最好吃,這次點了個咖啡燉奶真是不開心,咖啡好苦的說。

 

*黃大仙*

 

地理位置跟行天宮一樣,黃大仙也是在住宅區,旁邊都是高高的積木房,中間就是平房的黃大仙祠。

 

 

 

 

大門是寫著嗇色園,由來是?

 

 

只顧拍照,寫遊記時才仔細看旁邊的碑文。這是從東華三院搬過來共襄善業的勸善亭。

 

 

正門一定要拍的

 

 

拜拜完了來拍正殿

 

 

 

 

*添好運點心店*

 

 

 

大餐第一站

 

如同阿金所言,深水埗分店是不用排隊的。雖然不到「如入無人之境」,但可以不用排隊四個人直接進去也是很值得開心的一件事。但是桌上墊的紙上面的餐點有些是不存在菜單上的,如果有遇到想吃的可能會有點失望。

 

 

 

招牌-酥皮叉燒包

 

 

糯米雞-有媽媽的肉粽味

 

 

陳皮牛肉丸 放到後面涼了也還是好吃。但因為吃撐了,味覺還是有點疲累

 

 

咸水角-熱熱的好吃(因為沒吃到冷的所以不知道)。其實他就是好吃的水晶餃,皮很有彈性但不會彈到咬不斷,帶有適當的軟度。至於餡料嘛,忘記了,只記得一口咬下是好吃但不鹹的口味,非常適口。

 

 

吃完了出來補拍一下招牌。香港的招牌就是「大」器

 

 

 

 

*威拿道西打小人*

 

 

 

打小人是古時候的習俗,跟二十四節氣有關。在電影「鬼夜 迷離夜」有介紹過,但看完都會忘記…

 

 

 

 

高架橋下的柱子貼滿了二十四節氣的說明,就只拍拍驚蟄就ok

 

 

 

 

沒坐過的敞蓬叮叮車

 

 

這個是幫我們打小人的婆婆,打到一半很帥氣的接手機

 

 

這邊有個很好笑的小插曲。一整個就是「假會」+「雞婆」。本來想說如果他看不清楚寫的字,所以就想幫忙用唸的,結果被說:你的17唸的不清不楚的,你還不如跟我講普通話啊,我廣東人會講普通話啊,我廣東來的,你講的我都聽不懂…

 

哈哈,好糗,但反正就是盡量嘛,是要說香港婆婆比較兇咩~

 

 

 

路上看到的,其實我也不認得它是哪一台,好看就拍下來囉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*橋底辣蟹*

 

 

 

大餐第二站「橋底辣蟹」。

 

都是為了吃才再來香港的,港式口味真的很合我的胃口,通粉之類的例外,但還沒吃過當地的撈麵。

 

 

店的裝潢很中國風,宮燈、山水壁畫、圓桌。店裡老外很多,左邊這桌之外,右邊也還有一桌。外國人沒啥好拍的。

 

 

一開始只來了四季豆跟辣炒風螺,所以很快的就去掉半盤了,等到推薦的蛤蜊魚湯跟避風塘中蝦上場之後,迅速來個四大天王了事。

 

吃飯很重要的,拍照是有拍就好。

 

這個風螺的醬真是好吃,先是為了他我決定點一碗白飯,沒想到蛤蜊魚湯泡飯更是鮮美,然後再把蒜酥澆飯一樣好吃,但含油量偏高,幸好是熱的,不然可能會很噁心。

 

 

主角:橋底辣蟹。因為是主角,所以是獨照。

 

 

如果能把照片拍得看起來很好吃當然更好,但菜的本身好吃更重要。吃的時候只是覺得四季豆好吃,很香,但很不確定是不是真的有放香菇,因為一直沒看到或咬到,一直到清盤的時候才看到原來肉末是混著香菇末的,所以我的味覺還算正常啦。但這道菜要配飯比較不會那麼鹹,肉末超下飯,但我吃不下了一碗白飯只吃掉了四分之一不到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ara 的頭像
    Kara

    卡拉的部落格

    Ka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