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*蘇州南站*

 

蘇州南站的大門還滿好看的,上次又雨又霧的只想快速衝上公車。

原來范仲淹在蘇州那麼有名氣,不過,因為沒拍下來,所以,回頭再看wiki吧。

 

蘇州南站大門就正對著今日目標:城門。這個是平門,邊寫邊回想才想到的。目前蘇州僅有的三座古城門之一。

*盤門景區*

瑞光塔 - 清太祖高皇帝有來這邊提詞立碑。

 

 

早時南方吳國不是稱霸天下的王國,再加上南方本來就是清幽秀麗的感覺,在這蘇州城南一隅更有含蓄高雅的氣息。

*將軍樓、甕城、伍相祠*

 

以下是比較符合我想看到城樓之類的。只能看的庭園就沒有很大興趣,雖然城牆也不能住就是了。

 

一開始就有個碑說明了重修,好像是帝制時期就有重修過這座城牆了。

從東門進來的話是先進到內城,這段坡道就是將軍要登樓指揮守城戰時爬上去的路。

一上來就先解釋甕城的指示牌。

 

將軍樓

斜坡上來先看到的是正前方的將軍樓。將軍就是在樓裡指揮的。

城牆上。本來想要一直走到古運河,但他不是一個圈,只是原路折返就不想去了。

將軍樓兩面都有牌匾。同時間有三、四個大陸團跟兩個外國團在旁邊。大陸導遊很愛考人家看這種其他字體的字,但會看蒃體隸書的字體本來就不多,反正就是要展現一下導遊會的東西就是了。

 

甕城

往左下方看去是甕城。南邊小小的口就是甕口,守城時在上面控制著陸門的開關,只要被放進來的敵軍就只能被關在甕裡被守軍射箭射死,只有死路一條。

這一幕有看過投名狀的就知道了,劉德華哭的唏哩嘩啦看著自己的弟兄被李連杰餵飽後活活射死。

 

伍相祠

下樓去看紀念伍子胥的伍相祠。蘇州人端午節拜的是伍將軍。

由於伍子胥屍沈於錢塘江之事比屈原投江為早,有些文獻則認為,中國端午節的習俗與伍子胥有關,而非屈原,如划龍舟與食粽子。

左右總共放了十八樣兵器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。

*古城小遊船*

盤門裡面有免費的遊船,因為是人力搖槳,所以只走了小小一段護城河,主要是可以看看水門的樣子。

終於如願啦!

邊搖船邊唱歌的大娘

 

 

*滄浪亭*

 

大馬路邊就看到遺跡的牌坊了。但是在大馬路邊就是覺得好不真實。

進去之前,門口就又是這幅景色。但就一個庭園怎麼也來個護城河呢?不管啦,繼續看下去就對了。

繞了一圈要「爬上去」看重點:滄浪亭

 

滄浪亭楹聯:「清風明月本無價,遠水近山皆有情。」是在歐陽修與蘇舜欽詩中各取一句拼對而成的。(摘自wiki)

後記

 

跟上次去過的拙政園比起來,在蘇州四大園林之中,滄浪亭是現存歷史最為悠久但應該也是最小的一個。獅子林、留園沒去過。古人在宅邸裡打造園林的真的很多,整個宅邸為了在不同的地方賞不同景色,都會設置許多小亭子。古人好像不做事也不會餓死的感覺。(這句話有點突兀,但歷史上的文人雅士好像都是這樣)

 

 

 

這裡面很靜雅,剛進來的時候還看到兩三個年輕人坐在簷廊看書、玩平板電腦,或是看著園子裡瞪眼發呆。旅遊書上一般不多著墨,但似乎是蘇州人平日放鬆閒遊的地方,大概是想幫蘇州人留個安靜的地方吧。

 

 

 

林大鳥多,水深王八多。我也認為大陸人是沒啥水準的。但出差這幾次的出遊還算不錯,偶爾會遇到一些有文化、有水準的人。在這小園子裡逛的兩個小時左右,剛好碰到一對夫妻在互相導覽。老公是走到哪歷史就講到哪,老婆沒什麼說話但就是一直看著他老公。年紀應該不算老,只不過講的有點小聲害我偷聽的很累(笑)。也碰到爺爺奶奶輩的叮嚀孫子不要太淘氣,不要打擾到別人,或是兒女邊走邊叮嚀父母當心路上不平,父母也很堅持自己可以的,別操心。

 

 

 

我覺得自己滿幸運,這些嬉鬧聲都很節制的在他們一家人可以聽到的頻率內,在這樣的小園子內出現了尊重他人的「文明」行為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ara 的頭像
    Kara

    卡拉的部落格

    Ka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